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场论战是“科玄论战”。科玄论战争论焦点可概括为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对科学与玄学价值问题的讨论,其次是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论战的后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进来,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引起人们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对“科学万能”“全盘西化”偏激思想的纠偏,或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对当今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所以该争论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涉及的是“科玄论战”,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

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查看答案

根据《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13条和第228条等条文的规定,欧共体在GATT(关贸总协 定)体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的一种“事实成员”,而各成员国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成员”。这一规定表明,欧共体

A. 完全取代了成员国地位

B. 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地位

C. 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

D. 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

 

查看答案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和计算:俄国人每年花在排队买东西上的时间达300亿个工时,这还不包括花在裁缝店、理发店、邮局等候的几十亿个工时,就这300亿个工时来说,就足以使1500万人按每周40个工时计算劳动一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物配给造成食物缺少

C. 斯大林体制的推行

D. 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所耳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查看答案

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A. 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B. 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

C. 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D. 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