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 避免吏治腐败
B. 削弱宰相权力
C. 完善明朝法制
D. 抬高皇帝权威
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A. 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 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C. 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 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