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至唐末宋初,大量原籍中原的汉族人多次迁徙,与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土著相处,逐渐形成了一个风貌独特、人文特异的新族群——客家人,后又陆续迁往世界各地。客家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经济结构调整
B. 对外政策改变
C. 中原政局剧变
D. 地域商帮推动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 北方 | ||||||||||||||
南直 | 浙江 | 福建 | 四川 | 广西 | 贵州 | 江西 | 湖广 | 广东 | 云南 | 北直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西 | |
27 | 26 | 11 | 9 | 2 | 0 | 22 | 12 | 5 | 0 | 17 | 13 | 5 | 11 | 2 | |
114 | 48 | ||||||||||||||
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政府对南方的控制强化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
A. 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 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
C. 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
D.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
“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宋初,开始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雇值制度。由此可知,这会导致宋代
A. 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 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官营手工业高度发展
D. 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 记述 |
《田令》 |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
《全唐诗补逸》 |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
《唐大诏令集》 |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
《全唐文》 |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
A.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B.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