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此文最有可能出自

A. 《日知录》

B. 《天下郡国利病书》

C. 《明夷待访录》

D. 《船山遗书》

 

D 【解析】 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此文认为,国家之所以不能长久,是因为皇权世袭专制,这是不公平正义的。秦王朝之所以造万世唾骂,是因为皇权专制。反对秦朝的专制皇权,却试图将皇权传万世子孙,这难道不是违背天下大公的主张吗?这段文字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所以这段文字可能出自王夫之的《船山遗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顾炎武的《日知录》注重实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与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

A. 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 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 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查看答案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查看答案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朱熹主张

A. 格物致知,勤勉治学

B.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D. 反省内心,发明本心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B. 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 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D. 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

 

查看答案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A. 事异则备变

B. 厉行赏罚

C. 加强君主集权

D. 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