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这些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A. 已完全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
D.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发展工业企业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8年8月11日,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夏季丰收证明,我国粮食增产速度不仅可以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而且可以成倍地增长。”此言论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社会主义制度发挥良效
B. 粮食产量增速跃居世界第一位
C. 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
D. 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显著成果
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 | 1.5% | 0.7% | 71.8% | 7% |
1957年 | 33% | 56% | 8% | 3% | 1%以下 |
A. 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完成
B. 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体现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思想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统税署,将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项并征统税,一税之后,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这一措施
A.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B. 大幅提升了国民政府财政收入
C. 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为全面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新建近代工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资金1亿元,再加上这段时期对原有企业改造资金,1912-1919年这8年的投资,相当于1912年前50年的总和。由此可推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A.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 资金充足利润丰厚
C. 与国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D.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