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观点 | 出处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 |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 《庄子·达生》 |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
A.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B. 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 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
A. 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
B. 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
C. 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
D. 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
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
A. 公法与私法分立
B.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C. 存在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