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谣。《诗经》是周王朝约五百年间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被称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这表明
A. 周朝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 B. 诗歌能够真实地再现社会面貌
C. 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 D. 《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
《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 否认“天理”的存在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 认为“理”“欲”相统一
D. 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 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 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