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A. 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 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 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 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A. 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 人地矛盾突出

C. 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 运税制度改革

 

查看答案

唐玄宗时简选翰林学士入值内廷,承命制诏书敕、批答表疏。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常参与机要,时人“目为内相”;穆宗时宰相李逢吉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常排抑之”。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之设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加强了监察机制

C. 保证了决策质量

D. 牵制了外朝相权

 

查看答案

下表是汉至明南北方户数的变化

 

时代

北方户数

南方户数

南方户数占总户数比重(%)

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965万

111万

10.3

唐(天宝元年,742年)

493万

257万

34.3

宋(元丰三年,1080年)

459万

830万

64.4

明(隆庆六年,1572年)

344万

650万

65.4

 

 

表呈现的史实表明

A.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 南方生产力水平更发达

C. 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D. 北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记述内容

出处

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汉书·召信臣传》

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

《大唐六典》

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天下始,仍先稻后陆

宋《庆元条法事类》

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

元朝《洪堰制度》

 

 

A. 历史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

B. 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

C. 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

D. 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