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之前,监察官员主要由皇帝挑选任命:变法开始后,王安石打破惯例,着手参与监察官员的挑选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A. 掌控监察机构
B. 推进变法实施
C. 打击守旧势力
D. 改革科举制度
免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规定废除过去的差役办法,改由官府募人应付。募役的费用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其名目除“免役钱”之外,又增加“助役钱”。免役法的实行
A. 限制了富商大贾的盘剥
B. 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A. 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 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 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 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于国有害,并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这一措施
A. 打击了旧贵族阶层特权
B. 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
C. 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行
D. 加强了国内的思想统一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初,长江上驶过的船只几乎都挂着外国旗帜。卢作孚决心创办自己的航运公司,收回各国公司手里的内河航运权。1926年6月,卢作孚在重庆召开了民生公司的创立大会,确定公司的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卢作孚信仰“三民主义”,“民生”这个词,就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实业”,即以发展祖国实业为目的的综合性事业。靠“艰苦创业,努力改进航运服务”,卢作孚由5万元资本、一条小火轮,发展到上亿元资本、140多艘江海轮船,逐步统一了川江航运,并在长江航运夺得优势。1938年初卢作孚担任交通部次长,负责战时全国水陆交通运输。在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干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
——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卢作孚实施宜昌大撤退的意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6年初,英德海军已进行了多轮海上霸权角逐。德方大洋舰队司令官决心打一场会战,摆脱英国海军封锁给徳国海军造成的困境。而英方也想重创德国大洋舰队,然后全力对付德国潜艇。日德兰海战中,德军共击沉英军3艘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自己损失了2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英国海军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镇在港口,使其在战争后期毫无作为,从而赢得战略上的胜利。《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仍然被关在牢中”。此后德国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后发展为无限制潜艇战,“哪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英国海军无力摧毁德国海军,从而粉粹了协约国把波罗的海向俄国开放的一切希望。
——摘编自刘健军《回望世纪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德兰海战的爆发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必然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德兰海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