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所秉持的进取的维新思想是将自由、平等、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所秉持的进取的维新思想是将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镶嵌在他所构建的今文经学体系中,虽显得杂糅、生硬,但也体现了康有为试图以今文经学为契机来实现儒学现代化转换的努力。同时期严复等人的维新思想也与康有为极其类似。因此,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缩影。

——摘编自徐兴燕《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两面性”——以康有为为视角》

材料二  在短短的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110多道变法诏令。这些诏令,只有原则要求,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譬如废八股,使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断送了前程,他们中有些人声言要打死康有为;再如裁并衙门,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在一夜之间便无以为生。面对并不激烈反对变法、提议要让变法更切合实际、周善可行的李鸿章等朝臣,康有为竟提议“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的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结果变法除得到少数开明人士的支持外,一直未获得广泛的社会效应。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呈现“两面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的战略失误,并指出其对后世改革者带来的启示。

 

 

(1)传统儒学的影响;西学东渐的推动;推进变法的需要;资产阶级软弱性。 (2)失误:冒进求成;树敌太多。 启示:改革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改革应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妥善处理改革与稳定关系。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将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镶嵌在他所构建的今文经学体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学影响、西学东渐、变法需要、资产阶级软弱性等方面简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呈现“两面性”的原因。 (2)失误,根据材料二“只有原则要求,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变法除得到少数开明人士的支持外,一直未获得广泛的社会效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冒进求成、缺乏社会基础等方面概括维新派的战略失误。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基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改革与稳定关系等方面指出其对后世改革者带来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罗马的改革与战国变法都是由于社会阶级和权力结构需要重新组合而进行的重要改革运动。由于两者社会结构和各方面基础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改革的推动力量有别,而使两者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对“人”及其生存的基本权利诸核心问题存在着本质性差异。古希腊罗马的社会改革,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平民的基本权利问题而展开;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

——摘编自杨师群《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商鞅是通过类似于军事的手段重构了政治秩序,而梭伦则主要是以平衡城邦内部不同阶层利益的方式缓和了公民集体内部的矛盾。商鞅改革使得秦人因为耕战而成为国家严密控制的对象,沦为了国家的奴隶。梭伦改革则将政治权利扩大到包括穷人在内的整个公民集体,提升了城邦公民的内部凝聚力,使得雅典公民成为了城邦的主人。

——摘编自贾文言《商鞅与梭伦耕战思想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罗马的改革与战国变法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与梭伦解决耕战困境方式的差异,分别说明其影响。

 

 

查看答案

2014年,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应求合作.促发展这体现出

A. 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C. 欧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D. “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其前提是苏联

A. 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 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C. 对美国不断退让和妥协

D. 政治改革过于激进和西化

 

查看答案

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为: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与此相符的是,他

A. 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 开启了埃、以和平谈判

C. 成功调解两伊之间矛盾冲突

D. 规划“中东和平路线图”

 

查看答案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核战争危机笼罩世界。最终苏美达成协议,分别撤走部署在古巴和土耳其的导弹。之后苏美首脑间的“热线”电话投入使用。两国对此次危机的处理

A. 是危机防控机制完善的结果

B. 表明“冷战”出现新形式

C. 体现保障根本利益下的妥协

D. 促使美苏由对抗走向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