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在列宁主持下召开的共产国际二大通过决议,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混为一体,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
A. 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B. 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C. 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D. 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这首《中国雄立宇宙间》经袁世凯批准,成为近代中国第二首正式国歌,袁世凯后将“共和五族”改为“勋华揖让”,引来了众多批评和质疑,这首国歌也随着袁世凯的去世而销声匿迹。这反映了
A. 传统文化受到民众抵制
B. 共和观念具备社会基础
C. 国歌形式不被时人接受
D. 新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1871年,中日签署《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在清政府看来这是一种俯就,不过是借此免使日本成为西洋的“外府”,日本的要求是按“西人成例,一体订约”。这反映了
A. 条约为不平等的条约
B. 中日存在着宗藩关系
C. 中西外交观念的差异
D. 条约有悖国际法原则
北宋时的《百家姓》以“赵”居首。清康熙年间,官修了《御制百家姓》,此书中不收满族和蒙古八旗姓氏,无法以皇姓“爱新觉罗”起首,便以孔姓作为首姓。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皇权观念逐步衰微
B.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C. 两代皇族地位不同
D. 孔姓人数全国最多
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皇室与其同姓,故从李渊始,皇帝便以老子后裔自居。武德八年(625年),李渊规定道教置儒、释之上,为三教之首,确立了崇道政策。其目的是
A. 促使儒释道三教合一
B. 引导人们安于现状
C. 为道教增添世俗色彩
D. 借助神权巩固皇权
据记载,北魏末年在河北查出隐漏人口将近一半,东魏政府也查获逃漏户口60余万,而在南方,自吴至陈的300年间,政府统计的江南户口几乎没有增长。这主要说明
A. 南方统治区域逐渐缩小
B. 南方的政局动荡难以统计
C. 南方人口流失相当严重
D. 南北方政治控制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