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状况,某学者根据1981—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数据绘制成下图。能正确反映下图信息的一项是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比重变化
A. 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
B. 需求增加对住房消费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基本达到
D. 改革开放后住房商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A. 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 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C.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九一八事变后,博古在《论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的口号》中指出:“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特点,是在两个伟大的革命潮流的汇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地革命。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结合符合中国国情
B. 此观点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
C. 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D. 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右倾错误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其中“神山沦没”事件
A.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B. 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 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
D. 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慘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了
A. 国际协商能保障华工的权益
B. 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 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 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刘师培对清代学术曾指出:“盖汉学之词举世视为无用,舍闭关却扫外,其学仅足以授徒。若校勘金石,足以备公卿之役,而不足以备公卿之欢。……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其意在强调
A. 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
B. 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
C. 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主流
D. 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