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的参政积极性因此而提高;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几乎是一样多的。这体现了雅典明主政治追求
A. 独立自主
B. 公正自由
C. 互相制约
D. 广泛参与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 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 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 “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 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B.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 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 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裔,五帝的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虽然不是在“小家”内直接传子,但也不过是再一个“大家”内——皇帝族内部选择首领而已,并没有什么超血缘的“公”,所谓“禅让”实为族内择子继承。禹传启只不过是把原先属于整个部族的果实摘到自己家族里去了。这表明
A. 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没有区别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C. 禅让制已经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D. 禅让制是依靠血缘纽带来维系的制度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唐的诸多诗人中,李商隐是较为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一个,其涉及政治、民生的诗作不下百首,占了总诗作的将近1/6。李商隐在著名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揭露、展示了社会的各种弊端,既有大唐王朝衰落过程的纵向追溯,亦有各种社会危机的横向解剖,构成长达百余年的社会历史画面。藩镇的割据叛乱、宦官的专权残暴、统治集团的骄奢、赋税的苛重、人民生活的穷困、治安的混乱、财政的危机、边防力量的削弱等都在长诗中得到揭示。李商隐反对藩镇破坏国家统一,幻想能够实现王朝的中兴。他赞成朝廷对藩镇用兵,多次作诗歌颂在平叛战争中立功的将领。对于朝廷存在的问题,他也屡屡提出尖锐的批评。如针对朝廷军队的腐败现象,他追究根源,认为关键在于宰辅不得其人。由于将反对藩镇割据和批判朝政结合起来,这让李商隐的诗作于思想和深度上要超过前人。
——摘编自龚书铎、刘德麟主编《隋·唐·五代: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品格。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与苏联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据沈志华《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推行"联合政府"政策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推行的"联合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