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如下图)。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进步,水利灌溉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体系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即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材料二 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的、现代观念的土地“私有制”,或者说“私有产权”没有保障机制。……土地允许买卖似乎是私有的表现,但是,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现在惩处贪官要分清合法收入与违法收入,古代不仅没那么多讲究,皇帝的这种行为还被视为“圣明”之举。……农民的土地也是无论来源,都要负担国家定量的赋税和徭役,而且农民种植什么也要接受行政指令。私有权应具有绝对的唯一性,而中国古代是“朕即国家”,“国有”高于“私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生产体系的特征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状况,并说明其政治原因。
有人指出,将近40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造成国人对市场陌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B. 生产力落后不需要市场
C. 对市场作用认识不清
D. 社会主义排除市场模式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五处为通商口岸,1984年中国决定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这两次开放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 开放地区的大小
B. 开放前提与目的
C. 开放国家的范围
D. 外商地位与作用
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特区的政策实施后不久,有的人抓住某些细节问题进行指责和攻击,甚至影射说“要警惕中国出现新买办和李鸿章式的人物”。这说明了对外开放具有
A. 灵活性
B. 渐进性
C. 曲折性
D. 一贯性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常州召开座谈会,提出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步伐,简政放权、搞活企业,开放市场、搞活流通。探索城市新的计划管理体制,增加一批改革试点城市等措施和建议。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 城市改革已经全面开展起来
B. 农村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77年6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大力支持、推广肥西县“包产到户”和凤阳县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积极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变革。材料表明万里的主要贡献是
A. 彻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C. 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D. 加速农村改革新道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