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

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 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 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 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 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D 【解析】 材料主旨为春秋初年诸侯王会盟不再经过周王批准或者周王不主持,可知周天子权威丧失,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通过会盟构建一种新的统治秩序,选项D正确;诸侯会盟不等于诸侯联合,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尚未走向崩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尚未完全丧失,选项B、C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平遥古城展示了明清时期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画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多为清代所建,也有部分为明代遗存。这些四合院华丽精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四合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关上大门便把外界的尘嚣留在高墙之外,在园中赏花载木,宁静养心,满足了道家遁世的渴求;打开大门又可以投身世俗生活之中,实现了儒家出世的愿望。严谨的空间序列、对称的布局、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反映了宗族合居中尊卑、长幼的等级差别。

——摘编自宋昆主编《平遥古城与民居》

材料二  清道光三年,在平遥诞生了票号鼻祖——日升昌。平遥票号无论从时间、数量、规模上都可谓全国之冠,从清朝中期至六、七十年代平遥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日升昌票号建筑群体现了山西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也吸收了晋中商业店铺的风格,使用功能、空间利用和建筑艺术和谐统一。

——摘编自谢璞《世界遗产中的早期本土银行建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平遥民居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平遥民居具有高超建筑艺术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平遥古城的经济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升昌票号建筑群整体布局的特点和保护原则。

 

 

查看答案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学界关于夏仍有争论,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推动中华早期文明的探索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黄河与西辽河考古学文化年表

 

 

地区年代(距今(2019年)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西辽河

6000

仰韶文化早期

北辛文化

汤家岗文化

马家浜文化

赵宝沟文化

6000—5800

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

大汶口文化早期

大溪文化

崧泽文化

红山文化

5800—5300

5300—4700

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晚期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屈家岭—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小河沿文化

4700—4300

庙底沟二期文化

4300—3800

宝墩文化

齐家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钱山漾广富林类型

雪山二期文化

3800—3500

三星堆文化

寺洼文化

二里头文化

岳石文化

马桥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二里岗文化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的聚落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宫殿区(约12万平方米)出现纵横交错的大路,兴建起了大型宫室建筑。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可能都已开始生产贵族用奢侈品。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了并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

——摘编自许宏《最早的中国》

材料三  中国考古学因重建古史而起。殷墟使用甲骨为材料  占卜,得以保存。二里头时期应该是有文字的,但如果是竹简木牍或帛书,很难保存三千年。所以,当考古学家在历史记忆中夏的时空范围找到二里头时,争论无可避免。

——摘编自孙庆伟《追迹三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你认为黄河流域哪些考古文化遗存与二里头文化存在文化传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实质,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特征。

(3)据材料三,指出重建二里头文化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科学解读二里头文化,还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阶段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的学说时,首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被他们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借助这样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特别是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继而以此为基础,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亲密战友明确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摘编自贾高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理论来源,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2)据材料,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查看答案

日本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促成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影响到近代日本国家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对领土狭小且海岸线漫长的日本来说,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在19世纪,日本的舆论一直是从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走向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这个理念还能够被抹上神道的色彩。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于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这一点与民族主义也有关联。因此,日本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找到了一个协调文化传统与当下冲突的途径,即通过维新追求“富强”的道路。这一新发现的民族主义也深深影响了“自由主义”的宪法运动。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材料二  在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据材料二,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