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

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1936年

北平4,上海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1所

1938年

云南4,四川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1所

1944年

四川6,云南3,陕西3,贵州2,上海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1所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A 【解析】 民国前期自由主义的教育政策导致了国立大学分布的严重失衡,国立大学偏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抗战的全面爆发给华北、华东地区的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故A正确;在成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抗战爆发,而不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排除B;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国立大学分布的均衡化,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A. 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 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C. 新闻报道众说纷纭没有价值

D. 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的描绘。据此推断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播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A. 维新变法时期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 辛亥革命推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

C. 近代国人国际观念逐渐居于主导

D. 世界战争迫使政府外交转为被动

 

查看答案

史载,清朝中期以前,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然而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6.5,满汉巡抚比例为1:1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查看答案

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查看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载:(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这反映了明朝

A. 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B. 吏治风清气正

C. 丞相制度已被废除

D. 谏议制度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