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1949年6月,毛泽东说,如果任何外国政府同蒋介石脱离关系并停止对他的援助,新的共产党政权便准备同它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 逐步打破美国孤立和封锁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对西方国家仍持开放态度
D.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长彭真要求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人民大会堂兴建的背景是
A.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C. 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 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
A.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B.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C. 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D. 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
1936年 | 北平4,上海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1所 |
1938年 | 云南4,四川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1所 |
1944年 | 四川6,云南3,陕西3,贵州2,上海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1所 |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A. 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 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C. 新闻报道众说纷纭没有价值
D. 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