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刻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明教经像、边机时务、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北宋政府此举旨在
A. 引导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
B. 垄断印刷行业的新技
C. 完善科举考试的内容体系
D. 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
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A. 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B. 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
C. 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D. 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联出。若自联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邃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这表明
A. 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
B. 皿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
C. 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
D. 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
关于赵匡义(宋太宗)在陈桥兵变时是否建议太祖“禁剽劫”,宋太宗时第一次修订《太祖实录》,“禁剽劫都城实为太祖自行约束”。宋真宗时重修《太祖实录》,“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史著编撰体例
B. 史著编撰意图
C. 史学家的学识
D. 史料运用方式
韩愈依据《公羊春秋》的“尊王攘夷”斥佛教为“夷狄之教”,提出拆毁寺观为民居并让僧尼还俗的主张,但皇帝并未采纳。后韩愈因反对“迎佛骨”而被贬谪。据此推断,当时
A. 崇佛抑儒成为国策
B. 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C. 儒释交融不断增强
D. 佛教世俗化的完成
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
B. 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
C. 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
D. 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