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两汉时期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规定每人必须注明户籍,防止入户脱籍,这一制度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继承。

唐朝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失去土地的农民因无法承受原来的租调负担而纷纷逃亡,唐德宗时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到明洪武年间,封建政府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整理的结果被编制为鱼鳞图册,这是中国历史上地籍的正式独立。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离。

——摘自吴昆昆《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

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制定户籍法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徒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官员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新市民。

请回答: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典型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20世纪初中国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户籍制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1)特点:前期对人口进行严密控制、禁锢人的自由迁徙;后期对人口控制功能逐渐减弱。 形成原因:农耕文明及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土地兼并的严重、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2)新变化:户籍管理法制化;与国际法律接轨;突出私权保障,维护公民权利。 影响:促进人的自由平等,推动社会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解析】 (1)特点:据材料“春秋时期,齐国首创严格的以定四民之居为目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两汉时期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凡编入国家统一户籍的民户,都称为编户。政权进行严密的户口登记的查验工作……”等信息可知,前期对人口进行严密控制、禁锢人的自由迁徙;据材料“唐德宗时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不以户籍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清康熙帝在1712年发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上谕,使人丁与钱粮脱钩,丁税与户籍分离。”等信息可知,后期对人口控制功能逐渐减弱。 形成原因:前期严密控制原因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赋税收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以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后期逐渐放松原因是土地兼并的严重;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2)新变化: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制定户籍法律。”等信息可知,户籍管理法制化;与国际法律接轨;据材料“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等信息可知,突出私权保障,维护公民权利。 影响:据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徒之自由’”信息可知,促进人的自由平等,有利于推动社会民主和法制建设;据材料“新的户籍法律实施,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新市民。”等信息可知,促进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形式,既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也能反映时代的特色。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紧密—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激化—印象主义绘画产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浪漫主义音乐诞生

D.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摇滚乐风靡世界

 

查看答案

冷战史学者文安立认为:“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亚非拉地区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

A. 美苏争霸加剧国际局势紧张    B. 美苏冷战消除世界南北差异

C. 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D. 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

 

观点

学者

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竺培芬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沈志恩

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

陈亚峰

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

张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B. 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

C. 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

D.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1792年,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对妇女权益的辩护》。她指出,启蒙运动是建立在内在于所有人的理性的理想之上的,如果女性也有理性,那她们也应该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这表明18世纪

A. 英国启蒙运动走向新发展

B. 欧洲妇女权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C. 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D. 现代女权运动取得突破性发展

 

查看答案

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针对“日心说”,路德讥讽哥白尼是“自命不凡的占星术士”“愚蠢到公然与圣经相违背”,加尔文也回应道“有谁胆敢将哥白尼的依据置于圣灵之上呢?”这表明

A. 自然科学仍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B. 宗教改革阻碍科学革命的推进

C.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背道而驰

D. 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基本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