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21年以后,希腊各城邦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财产集中的趋势。雅典有一富者竟占有780英亩的土地,手工业作坊也出现了相对集中的现象;与投机业相伴随,高利贷业及金融业也进一步发展。这导致了
A. 公民群体的消亡
B. 城邦国家的衰落
C. 解负令的推行
D. 人文主义的兴起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此相对应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A. 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B. 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
C. 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
D. 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7万多名会员。这体现了
A. 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
B. 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
C.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D. 五四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据此推知
A. 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
B. 买办社会地位高于“四民”
C.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D. 上海外贸地位逐渐提升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当地的君王。这一系列活动
A. 改变了明初实施的海禁政策
B. 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新局面
C. 彰显了明帝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推动了明朝经济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