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B. 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C. 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
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匮。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 商业革命的影响
B. 价格革命的影响
C. 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D. 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
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出
国家 | 西班牙 | 英国 | 荷兰 | 法国 |
倍数 | 4.2 | 3 | 2.6 | 2.2 |
A. 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B. 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 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D. 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D.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货币作用大
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 经济结构的差异
B. 中央集权的强弱
C. 思想解放的程度
D. 海军实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