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铖、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壁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

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铢钱,已占绝对优势。

 

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A. 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传播

B. 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 四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A 【解析】 材料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工具也是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推断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使用生产工具这一点,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千百年来,备受历代封建王朝尊崇和民众敬仰的关公,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但是历史发展到两宋,关公崇拜文化才真正兴盛,无论当时社会普通民众,还是封建统治者,都把关公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饱受连年征战、国家分裂的痛苦下,人民对收复失地和安定生活产生了强烈愿望……游民成为两宋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寻找其他个体帮助,组建各种组织和帮会,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并由此产生了浓厚的英雄崇拜意识……很多繁华市镇开始出现专供市民阶层消遣的文化,其中三国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成为文艺表演的重要部分,当然,这也包含了关羽本人。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广泛创作和传播,对关羽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对关羽的尊崇也影响到了上层社会。在北宋时期,关羽先后被封为“忠惠公”、“照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

——摘编自腾讯网《关公崇拜为何兴盛于两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关公崇拜文化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上关公崇拜这一文化现象。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棋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中国在一战参战问题上经历波折和屈辱,但最终实现参战及在巴黎和会上的抗争有着非凡意义。……伦敦《泰晤士报》指责英国政府出卖中国,认为“尽管中国为战争作出牺牲,但是她却遭到像战败国一样的待遇。”美国《波士顿纪录报》认为,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置是“粗暴而野蛮的掠夺”。……中国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收回山东主权的目标,但也部分实现了自己的参战目标: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停付或缓付庚子赔款,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及战后抗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朝一改明代与各教派首领等距离联系的政策,选择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基本政策。……清初面对统一全国的诸多严峻形势,承认了蒙古固始汗与五世达赖联合治理西藏的事实。1721年春,清政府分析当时形势,反思“以蒙治藏”的政策后,改革西藏行政体制,采取噶伦(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官员)共同掌政的制度。噶伦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联合掌权。从此清朝中央政府不再在西藏册封蒙古汗王掌政。……随着噶伦制的推行,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设置诸多噶伦,易造成彼此间权力之争。……清政府于1751颁行《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首次正式规定了达赖喇嘛的世俗权力。……清政府又于1727年(雍正五年)派内阁大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驻扎西藏,派驻藏大臣遂成定制。……乾隆时期又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将转世灵童的认定置于驻藏大臣的监督之下。……1718年至1720年间,清军兵分两路入藏,驱逐准噶尔。随后清政府留军两千驻防。1721年再由云南、四川各调500名兵丁入藏…

——摘编自曹利华《明清两朝之治藏政策及其历史必然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各阶层妇女都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并通过各种妇女组织和报刊,形成群众性的妇女论坛,尤其是19世纪最后20年,妇女组织迅速发展,有关妇女问题的杂志激增……使许多妇女勇敢地向传统挑战……无论是参与社会政治改革,还是着手解决社会问题,从宪章运动到19世纪末的各妇女组织的活动,最终都涉及到妇女的民主平等权问题……因为,19世纪自由主义强调的是温和的渐变,所以,从表现形式上,当时的英国妇女运动表现出温和性、渐进性……政党把女权运动作为政治斗争、派别斗争的一个筹码。他们利用领导运动的中上层妇女来影响或控制女权运动。……整个19世纪,她们在政治、法律、家庭、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妇女财产法的通过,正是女权运动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鸡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求女性权利的呼声日趋高涨。……外国人对于中国近代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提出的话题都统一于使中国福音化和西方化的目的。他们一方面介绍欧美妇女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则集中对中国妇女的缠足、女学等方面提出批评。……经过了甲午之败、庚子之难、辛亥革命和袁世凯复辟,中体西用论全面破产,到了五四时期,近代中国终于确认了对西方文明的全面认同和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全面否定。……在“保国”、“保种”、“保教”的要求下,维新派提倡废除缠足、兴办女学,是为了救亡图存,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最终达到富国强兵、实现民族解放的目的。在女性解放运动中,男性掌握了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人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所以女性解放运动越来越融入到近代民族解放的大潮中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