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这反映出明朝

A. 纺织业技术分工逐渐细致

B. 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C. 官营手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 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A 【解析】 从材料“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来看可以明显判断出纺织业的分工很细致,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机户与机工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官营手工业和个体家庭手工业的信息,排除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

A. 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

B.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

C.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D. 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

 

查看答案

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该唱词反映了

A.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B. 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

C.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D. 农民富裕幸福的生活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制度的确立

B. 生产力的发展

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 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皇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立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

(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

(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