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时,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海难发生
B. 防止鸦片走私
C. 杜绝西方思潮
D. 严控对外联系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下列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 这一政令体现出对商人的歧视
B. 这一政令反映出服饰具有等级性
C. 这一政令意在鼓励小农经济
D. 这一政令说明农民的社会地位最高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有助于缓解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
D. 鲁国的按亩收税
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 价值(银元) | 提示说明 |
1781~1790年 | 中国茶叶 | 9600多万 |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
1781~1793年 | 英国呢绒等 | 1600多万 |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
A.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B. 茶叶是中英贸易中唯一大宗商品
C. 中国处于中英贸易中的顺差地位 D. 英国商品质劣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者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好地方改种棉花。上述现象
A. 表明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B. 证明当地人地矛盾已得到解决
C. 反映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 说明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这反映出明朝
A. 纺织业技术分工逐渐细致
B. 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C. 官营手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 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