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 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 注重依法治国
B.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 皇权不断加强
D. 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上述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
A. 实行郡县制
B.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C. 设立内阁制度
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清朝咸丰皇帝继位后,封弟弟奕为恭亲王。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将帝位传给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而不传给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政治才能的弟弟奕,这种做法
A. 遵循了宗法制的原则
B. 符合分封制的要求
C. 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结果
D. 为了调和清廷内部斗争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权;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 汉代内外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制度
C. 元代行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