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劫难,但因为党和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视,还是取得了较大的科技成就。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文革”时期取得的是
A. 原子弹研制成功
B.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发展为
A. 工人阶级的爱国运动
B. 全国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C.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D. 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义和团运动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 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 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 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 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 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