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材料二 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褀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我知道摒弃旧的思想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对记者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哪一国际关系格局?指出这一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你如何理解“新力量的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建立单极世界“不现实”的理由。

 

 

(1)两极格局。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 (2)理【解析】 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3)理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性问题需多国合作。 【解析】 (1)从材料一看到美国和苏联的国旗,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和苏联的北极熊占据了地球的两端,表明美苏两分天下,共同主宰世界,联系所学就是两极格局的局面。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量大政治军事集团局面形成也标志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从材料“二战后仅25年……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并联系所学可知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3)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日本、欧共体、不结盟运动的崛起,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另外从和平与发展方向说明,当今时代是共同发展的时代,是需要多国协同合作的时代,所以出现单极世界不现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纪念邮票

 

 

材料二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

(2)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B. 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

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查看答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 企业多位于郊区

 

查看答案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