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很高
C. 当时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新政期间,罗斯福取消民用工程局临时性救济的做法,而实施“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计划。该政策实施的深远影响是
A. 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激发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
D. 缓解失业压力
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B. 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C. 阻止贫富差距扩大
D. 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 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D. 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及世界各地。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这一时期铁路兴建热潮的出现主要因为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 各国思想观念的转变
C. 铁路修建技术的突破
D. 世界市场发展的逐步形成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