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
A. 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C. 士族势力逐渐削弱
D. 官僚体制渐趋成熟
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如表
制度 | 概述 |
均田制 |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
租庸调制 |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
帐籍制 |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 |
A. 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 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 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由此可知
A.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B.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
C.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
D.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 汉代儒学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起
D.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