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这表明
A. 三省官僚体制已经成熟
B. 皇权不断强化
C. 三省权力重心在尚书省
D. 行政效率提高
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
A. 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 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C.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A. 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 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 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作者强调
A. 专制统治的必要性
B. 唐室政治的合理性
C. 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D. 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 | 出处 |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 | 《史记平准书》 |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 《汉书地理志》 |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 | 《晋书地理志》 |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 | 《隋书地理志》 |
A. 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 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 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