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指出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占一定的比例,还远未达到垄断的地步,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说明门阀士族对科举制度仍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指的是世袭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致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B. 助推谏官分化宰相权力

C. 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D. 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解决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提高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查看答案

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A. 完善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治理

C. 解决诸侯王国尾大不掉问题

D. 消除世家大族垄断选才之弊

 

查看答案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 剥夺王国的封地

B. 推行推恩令

C. 夺取王侯的爵位

D. 继承分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