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 自然经济的产生
B. 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 商品经济的活跃
D. 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天下之盛,扬为首”,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这表明
A. 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
C. 扬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 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文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摘偏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来同存异到维护准界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引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怎样的外交实践?
材料二 在中国方面,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同时,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
——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改变对美外交战略的原因。
材料三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