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研究“全球化与第三世界”问题时,提出了下列不同观点。这说明
学者 | 观点 | 出处 |
房宁 | “利益损害说” | 《世界潮流中的国家利益》,载《北京青年报》1996年7月 |
俞可平 | “机遇说” | 《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 |
吴易风 | “有利有弊说” | 《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 |
A. 只有“有利有弊说”具有合理性
B. 研究视角不同会形成历史观点差异
C. 时代不同会制约对历史真相的认识
D. 研究者的身份会影响历史结论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 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 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 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A. 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 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 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 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A. 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D. 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涉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 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 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 小农经济衰退无需使用农事节律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 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