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 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 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 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 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铁犁牛耕的使用,不过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他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A. 苏格拉底
B. 梭伦
C. 克里斯提尼
D. 伯里克利
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
A. 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B. 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
C. 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 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
A. 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 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C. 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 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匡衡改“郊祀”之议:“…即于云阳(地名)立泰畸(祭天神之处)。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事与古制殊。又至云阳,行溪谷中,厄陕且百里……皆非圣主所宜数乘。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祜。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镐,成王郊于雒邑。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祭祀)之,可见也。
——摘编自《汉书﹒郊祀志(下)》
材料二 在汉儒刘歆帮助下,王莽根据《周礼》制定了《元始仪》,它既囊括了西汉中期以来泰畴后土祠及雍地两大祭祀中心的重要祭祀,也涵盖了其他所有祠畴的功能。自元始成立,遍布于全国的祠畸就此退出了国家祭祀舞台,长安南北郊成为国家最高祭祀所在地,也是皇帝唯一需要亲临祭祀的场所。
——摘编自田天《西汉末年的国家祭祀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匡衡提议“郊祀”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郊祀”最终取代遍布全国的“祠畸”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