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 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 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 北宋时期的手工业技术非常发达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 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 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 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
A. 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 冶铁业规模宏大
C. 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 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
A. 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
B. 美国等发达资本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
C.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D. 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