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公斤。?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推动
D. 开展一五计划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A. 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 乙:对,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C. 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 丁:对,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假如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军事工业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捐杂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族,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菱缩
C.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