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在写给流水生产的发明者福特的信中说:“你所使用的生产线是一种奴隶驱赶装置,我的上帝!福特先生。我丈夫回家后一头卧倒,不吃晚饭…”当时的欧美社会,类似的舆论也屡屡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自由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B. 工人缺乏必要的保护
C. 工业发展对人文精神产生了冲击
D. 强化劳动强度弥补了技术革新的不足
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关注由此前的文化方面转向自然资源方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欧洲想全面了解中国
B. 欧洲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C. 中国文化落后于欧洲
D. 欧洲经济实力超过中国
“随着19世纪的推进,公司的规模也在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控制市场(横向联合)或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纵向联合),大型的工业联合体组成。”这一“联合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扩张与掠夺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自然科学实验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如航天望远镜的发明和改进从观测数据上证实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这表明
A. 科学理论的发展得益于生产力进步
B. 相对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C. 实验科学的出现源自西方工业革命
D. 物理学家用理论证实相对论的正确
学者罗荣渠说,美国人在其开拓阶段一直秉持“走向文明必须改变周围蛮荒的环境”的思想,所以在工业化一开始的政策制定上就埋下了资源粗放式开发的种子。据此可知,美国
A. 近代化一定程度制约了科技创新
B. 利益至上占据政府执政的主导地位
C. 工业革命的开展孕育粗放式经营
D. 工业化进程伴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A. 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 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 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