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

    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 论述:正面:英国较早的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其在殖民争霸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也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反面:西班牙虽然开辟了新航路率先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一度成为世界强国,但其国内仍然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国力不振,在与英国的殖民争霸中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解析】 本题据材料“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炼观点,例如: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再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即可从正反两个方面,从英国崛起,西班牙衰落等方面加以论述。注意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丝绸之路是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历史渊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人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古典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  贸易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唐宋时期的中国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性的社会。商人取道海路和陆路前来中国从事贸易。东南亚岛屿的香料、越南的翠鸟羽毛和玳瑁、印度的珍珠和香、中亚的马匹和甜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产品被运送到中国。在中亚、东南亚、印度、波斯和东非的港口城市,富商和统治者身着中国的丝绸,餐桌上摆放着中国瓷器。中国经济在唐宋时期的快速增长就这样促进了整个东半球大部分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并概括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

(2)据材料二,分析唐宋经济繁荣的原因。这一时期外贸易通道及输出商品与汉朝相比有何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A.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 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查看答案

1986年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本溪关广梅在改革过程中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致富,但在改革中也面临各种阻力和困惑。随后通过多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在全党上下达成共识是在

A. 中共十四大后

B.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

C. 中共十三大后

D. 上海浦东开放后

 

查看答案

读下图可知,我国当时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 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

C. 积极借鉴西方模式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1957—1978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增长了5倍多,从9644万吨增加到57144万吨。但每吨能源生产的国民收入却是下降的,从942元下降到527元,减少了44%。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有优势

B. 经济建设全面衰退

C. 国民经济发展代价大

D. 阶级斗争破坏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