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的鉴定研究,参考...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的鉴定研究,参考现代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C14的测年数据,将我国有纪年的历史由公元前81年向前推到公元前2070年。据此可知

A. 历史研究没有一个确定标准

B. 跨学科研究开始运用于史学领域

C. 文献记载较考古发掘更可信

D. 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

 

D 【解析】 根据材料“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的鉴定研究,参考现代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C14的测年数据,将我国有纪年的历史由公元前81年向前推到公元前2070年。”可知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利用了传统史学研究,就是根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鉴定,然后利用“现代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C14的测年数据”将确切年代往前推移,说明在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是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拓展,故答案为D。历史研究有确定标准,A明显是个错误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跨学科研究,B错误。考古发现是第一手材料,比文献记载更可信,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料研读史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二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史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不变”与“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古代丝绸之路是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历史渊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人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古典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  贸易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唐宋时期的中国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性的社会。商人取道海路和陆路前来中国从事贸易。东南亚岛屿的香料、越南的翠鸟羽毛和玳瑁、印度的珍珠和香、中亚的马匹和甜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产品被运送到中国。在中亚、东南亚、印度、波斯和东非的港口城市,富商和统治者身着中国的丝绸,餐桌上摆放着中国瓷器。中国经济在唐宋时期的快速增长就这样促进了整个东半球大部分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并概括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

(2)据材料二,分析唐宋经济繁荣的原因。这一时期外贸易通道及输出商品与汉朝相比有何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A.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 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查看答案

1986年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本溪关广梅在改革过程中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致富,但在改革中也面临各种阻力和困惑。随后通过多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在全党上下达成共识是在

A. 中共十四大后

B.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

C. 中共十三大后

D. 上海浦东开放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