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人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制度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有何相似之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多诶。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其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
材料三 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的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夫之对郡县制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十二铜表法》规定:“假如流经公共土地的溪水涧或道使私人领地遭受损失,则(私人领地的)所有者可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赔偿损失的起诉。”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
A. 社会矛盾比较尖锐
B. 公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C. 法律对土地的保护
D. 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 法律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B. 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 皇帝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D. 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 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 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509年,雅典的一位平民领袖当选为执政官,随后推动实行“陶片放逐法”,即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实施这项举措的执政官是( )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亚里士多德 D. 伯利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