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 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C. 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D. 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11世纪意大利”、“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复兴罗马法是出于对工商业私有财产的保护,这正是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14-17世纪时期;B选项错误,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C选项错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为《民法大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A.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 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 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这一划分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锡兰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A. 为后来三个世界划分提供了依据

B. 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

C. 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

D. 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

 

查看答案

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统一”举办辩论会,其中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合。”据此可知,当时

A. 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

B. 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

C. 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

D. 大一统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A. 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 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 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因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 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