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C. 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
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下表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
时间 | 地点 | 企业 | 原因 |
1868 | 上海 | 耶松船厂 | 反对工头克扣工资 |
1883 | 上海 | 江南制造总局 | 反对延长劳动时间 |
1912 | 汉口 | 俄商砖茶厂 | 反对俄国策划外蒙“独立” |
1915 | 上海、长沙 | 码头、日资企业 | 对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
1916 | 天津(北京等地工人支援) | 法资企业(各业工人组织“工团”领导斗争) | 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扩大租界 |
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B. 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C. 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D. 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
A.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B.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
C.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D.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 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
B. 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
C. 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D. 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 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C. 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D. 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巔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