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C.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时间 | 1787年颁布 | 1870年颁布 | 1954年颁布 |
制定机构 | 国会制定 | 国民议会制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 制定机构
B. 特点
C. 评价
D. 颁布时间
史迪威(时任驻华美军总司令)向马歇尔(时任陆军参谋长)建议说:“我们援华的目的是支持中国抗日,那么凡是中国境内的抗日武装,都有权利得到我们的援助,我只想将我们对华援助的物资,拿出一小部分给中国共产党,支持他们抗日。”马歇尔答道:“你说服我并不难,因为你和我都是军人。但是,你要用这些话去说服总统,那就不行了,因为政治家思考的方法与我们不同。”这段对话反映出
A. 在援华物资分配上美国军方与美国政界存在根本分歧
B. 美国在二战时期的国家利益及战后的战略意图
C. 美国援华的根本目的是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
D. 美国政界没有正确认识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1932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不反对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重新订立完全平等的条约。在苏维埃区域内,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经营工商业的自由,”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不再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相提并论。这反映出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国与各国建立了平等的关系
C.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D. 中共已不存在左倾错误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C. 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
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