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这表明欧洲国家旨在

A. 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中

B. 遏制共产主义

C. 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D. 控制战后欧洲市场

 

C 【解析】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根据题干“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可以知道,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旨在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其余AB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意,而且题干材料也没有体现,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阐述道:“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严重性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客观地指出了当时的世界局势

B. 世界两极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C. 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D. 不结盟运动是军事政治组织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著作中关于新中国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著作探讨的主题是中国

 

A. 国家实力的发展

B. 国家形象的变化

C. 意识形态的转变

D. 国际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C.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A. 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B. 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C. 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D.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查看答案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C.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