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A.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

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

C.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

 

D 【解析】材料“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反映了明代海禁政策与倭寇的海上贸易合法化诉求之间的联系,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故A错误;王直的出身问题并不能说明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

B.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

C.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D.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查看答案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

A.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B.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C.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

 

查看答案

《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A. 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B. 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 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查看答案

《汜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B.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C.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 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B.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