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
(2)如何划分社会等级,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历程。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3)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三则材料:
①195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铁锄。
②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③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1)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的人认为是“战乱与灾难”;有的人认为是“进步与发展”。你是如何看待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代的“先王”们都是“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他们“临事设刑,不豫设法”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法的历史推进到成文法时代。春秋人之所以频繁的引用制、常、典、则等多种法律形式,说明他们的时代不存在大规模的法典。到了战国时期,平民数量急剧上升,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平民已经有了诉讼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法治思想就不应再表现为当政者的“临时制刑”,而应当是事前“为刑辟”,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较为统一的成文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徐祥民《法家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过程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司法制度,就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思想越来越多受到以“礼”为核心的纲常原则的指导。“以礼制刑,礼法合一”是对唐朝法律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
——整理自张苏阳《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时代至汉唐中国法律演变趋势产生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材料意在强调
A.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
B. 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
C. 古代中国不可能实行民主政治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
分类 | 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 | 动物狩猎畜牧 | 植物农事耕作 | 天象气侯时间 | 山川河流方位 | 战争兵器 | 服装居住 | 交通 | 文化娱乐 | 宗教 | 数量物性 |
比值(%) | 20 | 17 | 15 | 9 | 7 | 8 | 7.7 | 3.6 | 3.1 | 3.6 | 3.6 |
材料说明,殷商时代
A.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 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C.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 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A. 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 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 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 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