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B.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C.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撰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外国,系抄旧史而成,杂乱无章,为人不取。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在广西仕宦期间作《岭外代答》,是书共记海外诸国40余,该书问世之后,未曾刻成书,而“有多种抄本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独具特色
B. 时人的域外知识仍相当有限
C. 南宋民间海上贸易日益松弛
D. 朝廷对海外史地知识的轻视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A. 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B. 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C. 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D. 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B. 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 是西周时期官僚体制的创新
D. 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薛福成(1838-1894),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他清醒的认识到,现实中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面临着全面的危机,必须“变而后能胜”。1889年,薛福成被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由此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全面考察,他说:“西国致治之要,约有五大端:通民气、保民生、牗民衷、养民耻、阜民财……而世之侈谈西法者,仅曰精制造,利军火,广船械,抑末矣。”对于西方文明的源流,薛福成提出“西学中源”,无论是器物层面的艺器制造,枪炮舟车,格致诸学,还是制度层面的议会民主,“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他痛心于“中国日失其传”、“西学日求其精”,强调对待西学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大。
——摘编自王冬《薛福成与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会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西学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薛福成的西学观。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案,规定5~12岁儿童要入学,接受书、写、算初等教育,将全国划分为若干教育区,设立区教育局。教育局负责办学,并且有强制征收地方税的权力,以充实教育经费,该法案奠定了初等教育的基础。1876年通过法案,宣布送子女入学是父母必尽的义务,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者,可从贫民机构领取应付的学费。1891年国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强制性免费义务初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多数高等学校逐步克服了保持古典学科的守旧主张,增加自然科学课程。不少大学打破传统,开始招收女生入学。教育同宗教分离的过程也加速了,尽管还有神学院和若干神学系,但在普通的学校和各种系科中,宗教考试被取消。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术上采取了唯物的态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