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然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界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在这一观点指导下形...

自然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界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在这一观点指导下形成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人就开始探讨“何为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中国古代思想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符合自己立场的自然观。……在西方,古希腊最早开始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世界的本原初步归纳为“水”“火”等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中国的自然观由“一”而生,将“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的自然观由“二”而生,“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对立不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使得西方更多的追求“人”的主动性,使自然界逐渐沦为了人的奴隶。

——摘编自贾文龙、张卓艳《中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演进及发展愿景探析》

材料二  西方的科技革命,恰恰是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科学地总结着世界的部分规则,并试图创造新的运行体系。这样的革命是极度震撼并且极具扩张性的,正如西方自然观试图精确地探索自然的每一个细微的部分一样,这样的革命必然会试图侵入每一个固有的民族文化中,这是西方认识世界的方式。科技革命更是大大促进了西方对“虚”的割舍和对“实”的肯定,因为科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无数真实的行动和不断实践的检验之上,西方认为脱离操作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切实际的。因而,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

——摘编自李玢《“科技化”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传统自然观的碰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早期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内涵,并分析各自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近代西方科技革命使“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持有怎样的自然观。

 

 

(1)内涵:中国老子的“道法自然”、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倡导“天人合一”,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因:大河文明,农耕经济为主,依赖自然环境气候;政治倾向中央集权,注重和谐统一。内涵:西方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赫拉克里特认为“火”构成了世界万物、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人”能够主宰“自然界”。 成因:海洋文明,工商业为主;城邦政治盛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西方自然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观念不断革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用机器替代人工;传入自然科学,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的奥秘;强化人对自然的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实效,强调实验等。 (3)建立“生态自然观”,将中国的“道”和西方的“术”融为一体,实现“自然界”和“人”的和谐相处。 【解析】 (1)中国,内涵:从材料“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可以看出阴阳家的“天人感应”“五行说”。“中国的自然观由‘一’而生”可知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从材料“将‘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是荀子的知天命而用之,这些学者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因:从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处于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主要依靠天即自然环境来吃饭,学者的研究也就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内涵:从材料“古希腊最早开始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世界的本原初步归纳为‘水’‘火’等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所学可知西方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赫拉克里特认为“火”构成了世界万物,他们并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认为“人”能够主宰“自然界”。 成因:联系所学,知道西方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也就是海洋文明,以工商业为主;城邦政治盛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从材料“西方的科技革命,恰恰是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科学地总结着世界的部分规则,并试图创造新的运行体系。”“西方认为脱离操作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切实际的。因而,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我们可以总结出西方的自然观认为要勇于实践,实行科技革命,对中国地主阶级产生震撼,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用机器取代人工。传入自然科学,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的奥秘,还有强调实验,注重时效性等。从而造成“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 (3)通过以上材料联系在全球化的基础上要注重环境,自然的保护,使中西方走上联合,使中国的“生态自然观念”和西方注重“物质”观念融为一体,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表明

A. 法国借助欧共体牵制英国

B. 英国靠拢欧共体愿望迫切

C. 英国放弃了传统均势政策

D. 欧洲一体化影响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茨基意在说明

A. 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 二月革命导致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C.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D. 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查看答案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比那些坐在这里对我进行审判的人更能代表我的人民。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大法官布拉德肖最有可能的回答是

A. 君权神授

B. 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 契约协定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的法学理论成熟完备,丰富精深,西方现代立法理论三个最重要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在古罗马法中均有充分体现。古罗马法律之所以能超越古代东方乃至古希腊的关键在于,古罗马文明实际上融合了数百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观念,从这一角度看

A. 古罗马很早就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B.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C. 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的结果

D. 罗马军队起了类似于“上帝鞭子”的作用

 

查看答案

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传》中讲到:“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毛泽东)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毛泽东通过这一调查

A.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

B. 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C. 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D. 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