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转变对比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转变对比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示例1】看法: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知识体系向现代转型。 说明:清末以来,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西学大量传人中国。清末《西学书目表》和民国《生活全国总书目》的知识分类方法冲击了传统四部分类法。《西学书目表》的‘“学、政、杂”三大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三大部类的雏形,这三大部类又在《生活全国总书目》中得到更为具体的划分,这种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学科分类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中国现代知识体系逐渐形成。 总之,近代西学东渐大潮是推动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逐渐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动力。 【示例2】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类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 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著作置于分类体系的首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知识体系的类目不断增加,特别是自然科学及技术知识的类目不断细化,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巨大成就。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等类目的列人,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类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知识分类体系的时间变化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前,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体系在清末、民国时期被西方知识体系取代,可以得出结论“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知识体系向现代转型”,可以从清末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逐渐推动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形成角度进行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知识分类方法上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置于分类体系首位,明显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得出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类体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论证过程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著作置于分类体系的首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知识体系的类目不断增加。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得出特别是自然科学及技术知识的类目不断细化,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巨大成就。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等类目的列人,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最后在论述结束部分进行总结升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0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斤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

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森《故宫博物院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人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

A. 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

B. 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

C. 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查看答案

到1925年底,苏联与除美国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大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1933年,又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次年,还被西方国家正式接纳为国联成员,并担任常任理事国。这表明苏联

A. 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B. 全面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C. 赢得了国内建设的有利环境

D. 尝试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查看答案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科书中,贞德(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女英雄)的传奇故事反复出现。但在叙述时出现两点分歧:一是关于贞德肩负起拯救法国重任的原因,她是否听从了神谕;二是关于贞德的遗言—她最后的牵挂到底是“耶稣”,还是“国王"和“祖国”。这

A. 说明了贞德抗英事迹的不确定性

B. 反映了历史解释的主观随意性

C. 影响后世对贞德英雄身份的认定

D. 体现了历史叙述的共性与个性

 

查看答案

公元前350年前后,德漠斯提尼在公民大会的一次演说中提出,如果一部分人像暴君一样发布命令,另一部分人出资装备战舰、交纳战争税并且参军参战,再有一部分人则只是投票判决这些出资参战的人们,那任何必要的行动皆无法实施。当时这类演说多次出现,表明雅典

A. 丧失了达成政治共识的机制

B. 城邦政体发生根本转变

C. 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广泛质疑

D. 民主政治体制面临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