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王安石)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的酌盈剂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梁启超《王安石传》)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国力有所增强
B. 增加了国民财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D. 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导致这种结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①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②用人不当
③新法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变法者态度动摇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③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王安石为保证新法的实施,新增官员、新设机构或充实原有机构,其结果是每月增加官俸钱一万多缗。由此可见,该措施。
A. 整顿了吏治
B. 祛除了官场积弊
C. 扩大了选官途径
D. 加剧了冗官、冗费问题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市易法、均输法
C. 保甲法、保马法
D. 青苗法、免役法